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发布时间: 2019-12-30


挫折教育是孩子面对未来人生的一项重要能力,但是很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陷入了误区:

误区一:打击教育=挫折教育

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勇敢坚强,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打击孩子,希望孩子能变得坚毅、刚强,但是这样过度的打击,只会造成"习得性无助",让孩子觉得自己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干脆就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误区二:只让孩子经历挫折而无教育

可能家长会觉得只要孩子经历过越多的挫折,他们的抗挫能力就会越强悍。所以只是纯粹地让孩子经历挫折,却从来不陪孩子一起总结和反思,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其中的道理,但孩子的阅历和经验有限,往往达不到挫折教育的目的。

误区三:让孩子独自承担后果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有些家长把过错推给孩子,让他独自面对,"我就说了吧,要听我的,你看失败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算了算了,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智商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不从根本上帮孩子找原因解决,还冷嘲热讽,只会让孩子变得悲观、自卑和无助。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不是打击和否定,而是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与鼓励和建议,帮助孩子积极解决问题,跨越困难,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

1.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解决问题

每次错误都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当孩子经历失败后,家长需要客观看待。如果孩子现有的水平可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看问题的不同角度,让孩子变通思路,尝试其他的解决方式。

如果孩子现有的水平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支持,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获得成功后,家长应及时肯定孩子在解决问题中付出的努力,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2.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认识到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

对于孩子来说,需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失败和犯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少一些悲哀气氛,多一些壮丽色彩,就要让孩子早点懂得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这样,当挫折到来时,孩子才会从容面对,而不是无奈逃避。

3.真正的挫折教育重在帮助孩子设定阶梯目标

不要给孩子制定遥不可及的目标,让他在奋斗的路上频频受挫,而是要将目标设成不同的阶段,让孩子逐步达成目标,并以鼓励为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够自信地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比如:这次表现比上次好多了,宝宝进步很大,我相信下次肯定会更好的。

4.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家长在生活中放弃“功利心”

很多时候,孩子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是来自于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导向。挫败感重的家长,会因为很小的事情感觉情绪崩溃,觉得孩子无药可救,乃至放弃孩子,而家长的情绪势必也会影响到孩子。因此家长更应放弃所谓的“功利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条: 年年有“鱼” (2019/12/26)
下一条: 红红火火迎元旦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