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享真的代表自私吗?

发布时间: 2020-05-29

今天,想给家长们聊聊孩子的“分享”问题。

近期屡有爸爸妈妈在问:“我儿子太自私,不喜欢给别人分享东西,怎么办?”“我儿子抢小朋友的玩具,如果被孤立怎么办?”“孩子没伙伴玩很孤单,可是有小朋友一起玩,却总为争抢玩具大哭小叫、不欢而散……怎么办?”

我想请爸爸妈妈们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不分享真是个“问题”吗?它是有多严重呢?

爸爸妈妈是否思考过:“把你的玩具给小朋友玩玩吧。”当你对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当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你知道应该怎么对待吗?

“这是我的……”当孩子开始这样表述时,其实,刚好表明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建立中。

01

这里所说的“自我”,与我们通常认为的“这人很自我”内涵不同,是一个用来描述人们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术语。从概念上来说,涵盖了自我的方方面面,如外表、个性、能力以及性别、种族等。

一般来说,18个月的婴儿就已经有了自我意识,3岁半左右幼儿用表达态度的词语描述自己,如“我与朋友一起玩时很高兴”或者“我不喜欢与大人们一起”,这些都表明,他们对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已有了初步的理解。

幼儿自我概念建立的典型表现,就是坚持自己对物品的占有权,而且,自我概念越强,他们的占有欲就越强,言必称物品是“我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以我的小表弟为例,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不管玩什么玩具,他都会第一时间把玩具拿走,并大声说:“这是我的!”去外面玩也是,什么玩具都看得紧紧的,不肯分享。

爸爸妈妈常担心孩子这样的“自私”行为交不到朋友,通常会要求孩子要“分享”,不过孩子却仍然我行我素。

对于孩子的这种“自私”行为,爸爸妈妈们其实没必要过于担心。此时孩子对于物品的“占有”、“抢夺”,可以理解为自我发展的标志,是一种澄清自己和他人界限的努力,而不是“自私”的标志。

02

作为爸爸妈妈,遇到孩子争抢玩具时,可以首先将儿童孩子的占有欲理解成他们坚持己见的标志而加以肯定(“对,这是你的!”),然后再鼓励让步(“但是,过一会你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轮流玩吗?”),而不是一味从成人的眼光出发坚持要孩子分享。有句话说的好:孩子还不懂拥有,怎么学会分享呢?

同时,作为成人的爸爸妈妈们,也应该允许孩子拥有为数极少的、只属于他自己的、可以不与人分享的玩具或物品,这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对于爸爸妈妈,切记不可强制孩子分享。有时候,有些孩子希望讨好大人,或者父母语气中有强迫的意思,孩子可能违心分享,这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没有安全感,不能很好地度过这个阶段。

作为父母,当孩子遇到苦难、麻烦的时候,我们该懂得:这并不是孩子的个别行为,而是这个年龄段拥有的暂时现象,这样,我们对孩子的问题,就会坦然和游刃有余多了。

您说呢?


上一条: 划龙舟比赛 (2020/5/29)
下一条: 小足球,圆溜溜 (2020/6/2)